Home >> 阅读基础
阅读基础
2022-04-11 23:51 AtmosphereMao
阅读基础
阅读基础
(2005 Text 1)
1. 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
- (细节服从主旨)
- (借助其余题目的题干来快速把握本文的主旨)
2. 理解文中的信息
- (题目需求信息)
- (一定要画出题目中极端最高级或修饰限定性的表达)
3. 理解文中概念性的含义
4. 进行有关的判断、推理和引申(已知信息“推断”位置信息)(结构相关=内容相关)
5. 猜测生词的含义
阅读中生词的处理:
- 优先忽略
- 根据上下文推测该词的大致方向性含义
- 构词法
6. 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
结构固定;起承转合
7. 理解作者的意图、观点和态度
- indifferent/indifference 一定不选
- 尊重客观描述
8. 区分论点和论据
- 议论文为主
- 论点重要(总论点、分论点)
解题步骤
- 速读题干,划关键词(一定要划出题干中极端最高级或修饰限定性的表达)
- 返回文中,精确定位(如果某选项不在精确定位区域,无需验证,直接排除)
- 同义替换,得出答案(同义词,近义词;正话反说,反话正说;词性转换)
(首句,转折,极端最高级以及强调处)
(注:一般情况下原文重现是错误选项,单一单词作为选项时可能会有原文重现的情况出现。)
转折原则的前提条件
- 转折位于精确定位于区域内
- 转折前后主语一致
定位段落:答案往往在句首、转折、极端最高级以及强调处
文中见了only
往往出题,选项见了only
往往排除
长难句在阅读中的处理:优先
找到该句的主干
,并直接解题,解不出来时再分析其他成分。
- contrast 不同点的比较
- comparison 相同点不同程度的比较
顺序原则:
一般情况符合题文同序
的原则,但是主旨题和态度题除外。
五大题型解析
主旨题(1994 Text 1)
- 标志:main idea/mainly about/subject/topic/(特殊title)
- 方法:
- 最后一题做
- 优先借助已知信息解题
- 如果某选项在前面的题目中从未提及,则该选项直接排除
- 写作方式:
- 主要80%:开门见山
- 其他:自问自答(问+答) / 欲扬先抑(主旨在转折后)/ 抛砖引玉(主旨在引用后) / 先古后今 (主旨在现在时)
- 选项:最佳选项往往具有高度概括性,而干扰选项则往往过于细节
解题步骤
- 方法一:已知信息判断
- 方法二:观察选项特征(高度概括性)
- 方法三:写作方式(开头)
be characterized by = be featured by = 有什么特征 = 全面性
it is ... that ...(遇到it is
就找that
)
- it 做形式主语的包含主语从句的句子(如果
that
后面完整,有可能是主从,有可能是强调句) - 强调句(如果
that
后面不完整,则是强调句)
- mechanism 机制、原理;途径,进程;技巧
- certain 确定的;某一,某些
情感态度题 (1997 Text 1)
- 标志:attitude
- 方法:
- 搞清楚who to what
- 尽量找直接的针对性的态度,但有时候有可能会借助彼此的态度解题,但一定要找到明确的证据线索。
- 优先找直接表态的句子
- 借助褒贬义词解题
- 借助情态动词解题(遇到
may
往往出题)(may/seem/often thought to ... 转折+答案) - 选项:
indifference/indifferent
肯定不选;极端(biased/disgusting/subjective主观的/puzzling令人困惑的/permissive放纵的/scornful/contemptible藐视的,嘲讽的/scared;conceited自负的/gloomy阴暗的,抑郁的)的表态词也不选 - 在拿到选项时,优先排除肯定不选的选项,再将其余选项进行
分类
(积极or消极or中立,有时候只需要判断处大致态度类型即可直接解题。
举例子(example/be mention as/be cited to/be cited as/be used to/be used as/whe say...means...)
- 开头的例子:引出主题
- 非开头的例子:例子本身不读(考察例子本身除外),大多数情况读上面,除非例子结束有
like wise
或in the same way
等表达。和例子本身有关的选项(考查例子本身除外)必不选,例子反应的实质才是最佳答案。 - 方法:
- 观察选项
- 精确定位
- 读例子
前面
:- 例子结束没有
likewise
或in the same way
等表达 - 例子结束有
转折
,那说明后面和例子没关系 - 前面有
like/for example
的话,肯定往前读
- 例子结束没有
猜词题
- 类型:单词,词组,短句,长句
- 方法:
- 熟悉的表达(长句除外):非字面含义
- 陌生的表达(长句除外):
- 构词法(猜词法)
- 代入法(参考)
- 瞻前顾后(以句子为单位,找关系,找对应)
- 句子理解题:一定要精确分析所考查句子的结构,并且和选项严格对应
- 所考查单词和所选答案必须互为
充要条件
题目高度相关
不要孤立地去解每一道题,要找到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,在遇到相关的题目时,要借助彼此的信息进行解题
如果在阅读中遇到了指代词
,务必要搞清楚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
判断推理题
- 标志:imply/infer/conclude/suggest
- 方法:
- 不能推
- 最佳答案往往是原文信息的同义转述或换句话说
- 有时候需要挖掘文中隐藏的重要线索,尤其是代词的指代和逻辑关系
- 干扰选项的特征往往为:过度推理、无中生有
细节题
-
定义:如果某一道题
不能
按前四者分类,即为细节题 -
方法:
- 精确定位
- 同义替换
- 答案
细节
服从主旨(文章主旨)
-
选项:
- 最佳选项:委婉性;高度概括性;替换性
-
干扰选项
- 过于绝对的。过于绝对,过于细节。原文重现(往往);
- 无中生有(无中生有指的不是在文中没有,而是在精确定位处不存在该信息)
- 正反颠倒(张冠李戴)
- 偷换概念
优先根据已知信息和选项特征进行排除,必要时再对个别选项进行定位,且该题往往也符合顺序原则。
比较原则:
- 如果选项有比较,那么文中必须也得有比较;
- 如果文中有比较,那么选项中往往也有比较
其他技巧
- 阅读中特殊标点的处理
(A)
必读A——B——C A,B,C
B一般不读(考查B相关内容除外)A——B A;B
考A看B,考B看A“A”
(引用除外)≠ A ≠ A的同义替换表达
插入语
要放到句首
理解(for example)永远
要看精确定位的下一个单词,看是否为精确定位范围,直到不相关的单词,即为精确定位。(永远多读一个单词,有关系继续读,没关系定位截至)- 文中信息的重新组合排序也被勉强认为是同义替换的一种形式
- 作者为什么要将A和B联系在一起
- 如果主旨明显,很显然:细节服从主旨
- 作者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原因并不一定是两者的任何共同
- 该题型不一定符合顺序原则
- 【解法】返回文中找到两者第一次出现连接的地方(第一个连接点)
- 见了
former
找latter
,反之亦然;确定好二者指代的内容
- 在英文中,时态要和时间构成对应关系,在牵扯到时间的定位时,可能需要该对应关系定位,如
- now = be doing/is/am/are/do/does;
- past = was/were/did;
- future = will/be going to/be about to/be to
评论
暂无评论
* 登录后即可评论